关于未来的收入预期,有53.8%的受访者认为会“稳定”,7.1%的受访者觉得会“非常稳定”。相对于去年的调查,这两个值分别下降了3.8和5.4个百分点。社会进一步的经济改革会放大市场的作用,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更加贴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因此才会出现预期收入稳定性上的下降。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不用因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无疑是向往的,这种状态即是“财务自由”。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资产的积累,还需要对自身财富进行管理。
在关于“拥有多少净资产才能获得财务自由”的问题上,有32.9%的受访者表示“300万元以下”即可以获得自身的财务自由,而在去年的调查中,最多人的选择是要拥有“600-3000万元”才能实现财务自由,比例达到了57.6%。这种变化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人更切合实际地去设定财务目标。
我们发现:
l受访者随着年龄的变化,在这一问题上的倾向性是发生着显著变化的: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选择“300万以下”的受访者最多(占比55.8%);然后在30-39岁这一年龄段中,选择“300-600万”的受访者最多(占比32.1%);当年龄段来到40-49岁时,“600-3000万”受访者的第一选择(占比35.3%)。
l不过在此之后趋势便发生转折,在50-59岁的受访者中,“300-600万”成为第一选择(占比32.3%),而当年龄来到“60岁及以上”时,“300万以下”又重新成为首选(占比35.1%)。
l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中的最大群体关于财务自由的认知程度可以连成了一条抛物线,这其实与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发展轨迹是高度吻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都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为父母和子女营造更好的环境。而在50岁之后由于财富已经有所积累,且子女渐渐长大自立,因此对于财务自由的要求逐渐降低,逐渐还原到从自身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一问题。
在自认为尚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70.0%的受访者中,有36.3%认为要经过6~10年才能实现财务自由。虽然看上去有些遥远,但和去年的结果相比这已经有所提前了,去年调查时有高达56.1%的受访者认为要花10年以上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财务自由。这与受访大众富裕阶层的财务自由标准下降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受访者对未来有着更加乐观的心态。
大众富裕阶层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投资和创业作为实现财务自由的主要途径,储蓄已经越来越远离了人们的第一选择。
在“是否尝试过创业”这个问题上,有32.7%的受访者表示“想创业,还未正式开始”,其次是“至今未有创业打算”的29.3%以及“已经创业,且创业成功”的21.6%。当按照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来看时,我们发现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300万元间的受访者中有36.6%的人选择了“至今未有创业打算”,而巧合的是,个人可投资资产在300-600万元间的受访者则有36.6%选择的是“已经创业,且创业成功”。这不但反映出后者有着更为有效的行动力和明确的创富目标,还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创业对于个人财富的积累是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的。
我们再将受访者按照地区进行划分,能够看到在对待创业的问题上,京津地区有41.3%和39.1%的受访者选择了“想创业,还未正式开始”和“至今未有创业打算”这两个选项,这样的数字在所有区域里都是最高的,这也表现出不同地域在城市定位和经商氛围上是存在着很大不同。
调查显示,在曾经创业或打算创业的方向上,“贸易”以32.3%的占比排在第一位。其中男性受访者和女性受访者选择“贸易”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1.7%和33.3%,贸易流通等门槛较低,是创业的第一选择。